來吧孩子http://www.bookschina.com.tw/2837979.htm作者 : 池莉
ISBN : 9787506343213
頁數 : 236
開本 : 32開
封面形式 : 簡裝本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特色及評論
我希望我的女兒,首先能夠從真實不虛的生活中懂得生命意義。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種大事,勤儉是一種美德,心靜是一種大氣,寬容是一種真愛,知曉是一種最好,那天下還有什麼功課她拿不到A的呢?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著名作家池莉的最新紀實文學。書中池莉以一個普通母親的筆觸,從女兒亦池出生前寫起,直到她升入大學後的生活經歷,其間池莉更多地談到了她是如何將女兒培養成人的。池莉希望用自己和女兒的成長經歷告訴大家,孩子成長和教育的方式,還有其他選擇。 該書以一個普通母親的筆觸,從女兒亦池出生前寫起,寫她歷經父母離異、體驗人心險惡,始終保持一顆寬厚善良之心;寫母女兩人從幼兒園、小學、中學一路在中國教育重壓下尋求快樂成長的夾縫,最後毅然決定求學英國,獲得理想中的教育……面對女兒,池莉筆下處處充滿著感動乃至感恩,她認為女兒的成長不只是簡單的家庭教育,更是自己和女兒的共同成長,甚至可以說是自己的一次自我教育歷程。此外,池莉結合女兒的成長,對中國教育體制的某些弊端進行質疑。她希望用自己和女兒的成長經歷告訴大家,孩子成長和教育的方式,還有其他選項。 池莉認為,人生沒有起跑線和終點的區別,一切都是過程,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認真地經歷、感受和體會,所以,她認為那句流傳甚廣的話“千萬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混賬至極。
本書目錄
1 當孩子來臨2 周歲驚見教育問題3 創建我們的育兒“三項基本原則”4 面對孩子天生的性格弱點5 邁好走進社會的第一步:幼兒園6 精心尋找孩子獨特的敏感點7 甩開小學的沉重8 請快樂帶領孩子到學習深處去9 忽然遭遇初中改制10 母女同心背水一戰11 衝刺外校初中的方式和日子12 於是奇跡出現13 駕馭外校生活14 被刻意隱藏的家庭巨變15 戰勝恐怖的中考16 初識人心險惡17 孩子真的超過我們的想像18 你可以妖魔高中你不可以妖魔我19 讓孩子的視線放之四海20 再一次中考:投考英國高中21 優質教育資源也是我們的22 上下求索的路總是這麼曲折23 仗劍而行:劍是教養與博愛24 一所可心合意的中學25 她的高考她做主26 在考試中煉成美女27 依舊依舊:怎麼愛你也不夠
文章節選
1. 孩子來臨 世上有一種愛,最是沒有道理可講,這便是母愛。 女人一旦做了母親,便有不顧一切保護幼仔的使命感在血液中頑強地生著、發著、洶湧而澎湃,憑任何語言都無法描述還原,也許是因它沒有道理,也許因它就是道理本身。前年看法國紀錄片《帝企鵝日記》,去年看法國紀錄片《白色世界》。看著,看著,淚眼蒙嚨,恍惚有了被照見的感覺,原來帝企鵝是自己,北極熊也是自己。帝企鵝是雌雄雙方密切合作盡心竭力共同撫育後代,這裡頭,父愛也就是母愛,同樣山高海深,是為人師表的楷模。而北極熊,則是單親媽媽的榜樣。熊媽媽獨自挖掘雪洞,鑽進去,生養幼仔,三個月裏光是奶孩子自己完全不吃不喝。到最後有的熊媽媽甚至衰竭到連爬動都很困難了。而在此後的日子裏,熊媽媽一邊餵養和調教孩子,一邊還得隨時警惕和防備熊爸爸的來襲。雄熊不要孩子,它只要女人。最近我還讀到了法國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物質生溉》,巧的是,早在80年代,她就已經通過電視看見了北極熊媽媽哺育幼仔的故事,她用最簡單的文字記錄了下來,而母愛的神奇力量卻讓她簡單的筆觸有格外的動人之處。我原來以為杜拉斯最感人的是她的小說《情人)),看來也不僅僅是,顯然女人還有一種最愛,因杜拉斯是一個母親。遺憾的是,我不是帝企鵝也不是北極熊,我是人類。動物到底更簡單。動物根本不懂偽飾。動物完全遵循本能法則。也許我們會慶倖自己腳下的土地不是冰封雪蓋、氣候嚴酷的南極或者北極。然而,人類的社會環境和氣候會更好嗎?我看未見得。人世間的母愛,有人世間的種種好,也更有人世間的種種難。 我是一個母親。我有一個女兒。她的名字叫亦池。我十月懷胎小心翼翼,分娩一個晝夜無法出世,最後她臍帶繞頸三周,宮內窘迫,胎心微弱,我緊急地做了剖腹產。亦池沙啞地“艾,艾”哭著,帶著一絲幽怨來到這個世界。從此這個世界上便有一個毛茸茸的瘦弱的小傢夥是我的孩子了!看著她,我既欣喜又心酸還生生地心疼,那真是大千世界萬般尋覓也無法言表的感覺,惟有神跡給予證明。那是連我自己都莫名其妙目瞪口呆的神跡:當我麻醉醒來,懷抱新生的嬰兒,只有靜靜的一刻,忽覺胸脯裏頭一陣熱潮,千萬條小溪活生生奔流涌動,再低頭一看,潔白的乳汁就朝孩子噴射出來了——這難道不是神跡嗎?難道這還不夠讓一個女人深深震撼和乖乖折服嗎? 從此,我就再也舍不下孩子;從此,我也就深深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她是屬於你的,你也是屬於她的”;從此,我的孩子我帶定了!再苦再難再累,我絕對不會把她交給任何人養護。 當年,我在雜誌社當文學編輯又還自己業餘寫作,有雙重的工作壓力,須起早貪黑跑月票上班,須任務來了拔腿就出差。不過我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和戰勝困難的勇氣。這心理準備和勇氣首先來自於母愛,其次來自於一本好書。 這本書是我在武漢市新華書店購買的,時間是1988年8月20日,這個時候,離我孩子的出生還有整整兩個月。當時我一個毫無經驗的高齡初產婦,面對孩子的即將到來,喜悅的我又是如此焦慮:沒有老人幫助帶孩子,小家庭沒有足夠的錢,狹小的一間居室無處放置嬰兒的小床,更何況當一個小生命誕生之後,要給他恰當的飲食、餵養、洗浴、換衣、換尿布等等一切,我一無所知。但是我知道嬰兒會啼哭、會生病、會饑餓、會寒冷、會難受、會有要求,等等,我怎麼能夠知道並且懂得料理這一切呢?從我孩子誕生的那一刻開始,我怎麼與他相處才是一個最好的開端呢?我怎麼做才能夠既不是溺愛又不是過於嚴厲呢?我怎麼做才能讓我的孩子從他生命的第一天開始到他長大成人,他都是身心健康快樂幸福的呢?我總覺得,從孩子誕生的那一天開始,一件人類大事就開始了,那一刻刻,一天天,我怎麼做才能把我的孩子養育成善於體貼他人和富於合作精神的人?我怎麼做才能讓我孩子成為一個具有理想並善於抓住機會實現自己理想的人?因為只有這樣,我孩子的人生才會快樂幸福,我自己也才會快樂幸福——自懷孕以後,我想得多極了,常常夜不能寐,冥思苦想,心意紛亂,萬般無奈。 我是如此清晰地記得,那炎熱難耐的8月的一天,大腹便便的我,清早就來到了新華書店。這是我多年的習慣,我一旦遭遇艱難困苦,就會一頭扎進書堆;胡亂的大量的翻閱,多少都會給我以拯救。就是這一天,我翻開了美國本傑明.斯波克博士的一本書:《嬰幼兒養育大全》。那時候,圖書出版還是高尚嚴謹的作風,這本書老實樸素得毫不起眼。翻開以後,讀了譯者簡單的前言和扉頁上一句很小字的簡介,才知道該書初版是1945年,我們的譯本來自於1976年的修訂本,而在美國一直暢銷,已經發行到了二千八百多萬冊。我僅僅閱讀了第一頁,所有的懸懸心意,就獲得了切實的回答。 它開篇就說:相信你自己。你的知識比你想像的要多。你馬上就要有一個孩子了,你感到愉快又激動,但是如果你還沒有充分的經驗,你就會不知所措。 它說:不要把周圍人的話句句當真,也不要被專家們說的話嚇倒。要敢於相信你自己的常識。如果你處之確然,相信你自己的直覺,並且按照醫生的囑咐去做,撫養孩子並不是一件複雜的事情。 它說:事實上,父母對孩子的天然愛護遠比懂得包尿布和調配飲食更有價值。每當你抱起你的嬰兒——姑且假設是女孩——即使你最初做得笨拙;每當你為她換尿布,替她洗澡,給她喂食,對她微笑,她就會感到她是屬於你的,同時你也是屬於她的。世界上任何其他人,無論怎樣富於技巧,都不能給她那種感覺。 它說:人們越是研究養育法,就越是得出結論:好父母通過直覺獲得的養育法一般要勝過其他任何養育法。 就這第一頁所有的文字,都讓我如獲至寶。我立刻購買了這本書,並且在扉頁上記錄了年月日,寫道:媽媽為毛頭購買。從此,這本書成為我的育兒教科書。更重要的是:它為我洞開了一扇教育孩子思想之窗。 我和我女兒朝朝暮暮親密地生活在一起。我成為女兒的第一所學校,第一個老師和第一個閨中密友。反之亦然。孩子也成為我此生的第一所幼兒園,第一個幼師和第一個閨中密友。對於我來說,生命品質和人生意義的真正思考和實踐,根本是由孩子的出生帶來的。我們互相學習感動於彼此,以至於最初幾年,我完全沉迷在有了孩子的新生活之中。我滿懷激情地把我們的生活記錄了下來,書名是《怎麼愛你也不夠》。在這本書裏頭,我孩子從一芽無知的胚胎長成一個妙語連珠的五歲小姑娘。而我,從一個執著個人寫作並不打算要孩子的女作家,成熟為一個既是女作家又是母親的女人。當時我書寫的目的首先是想送給我孩子一件人生禮物,因一個人五歲之前的記憶大都模糊,我想把我孩子五歲之前的記憶用文字保存下來贈送給她;其次呢,那就是與孩子親密共度的五年實在令我有太多的感慨。 不過,人生感慨,其實是哪個階段都有。越早的年齡階段,越是容易生發。好比一石投水,會漾起一層層浪環,最早的一環,總是最小,逐漸往後,浪環愈發大了起來,大到接近於無限。後來回頭一看,才看見,孩子五歲的時候,我其實還是一個糊塗的激情的女人,是自以為自己已經成熟。那是因為自己埋頭一番艱苦奮鬥,眼看著孩子就像春天的禾苗一天天茁壯成長,所以我誤認為我們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因此在書的結尾,我激情莽撞地把自己對孩子發的宏願,白紙黑字寫了出來。我這樣寫道:“只有一點,我希望我的女兒明白,這就是我深深感謝她給了我另一種生活。我對她沒有任何要求。如果她的盛開需要肥沃的土壤,那麼我情願腐朽在她的根下。” 然而很快,嚴峻的社會現實讓我意識到自己的諾言是何等膽大與輕率!我是惟願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快樂、幸福。可是孩子一旦會說話會走路就算是進入了社會,社會則有社會的標準和要求。再說現實中意想不到的情況隨時隨地都會發生,連我們的家庭我們自己以及每個人也都在發生難以預料的變化。而所有的事情都是那麼錯綜複雜矛盾重重。這個時候,我沉重地意識到:把一個嬰兒餵養成白白胖胖能說會走的小傢夥,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一個母親,哪怕把自己的血肉化作營養全部灌輸給孩子,那都是不夠的。 到底怎麼去做,才不會事與願違呢?到底怎麼去做,我們的愛才能成為孩子進步的臺階而不是束縛與羈絆呢?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時刻刻地與孩子面對現實和人生,處理大大小小的矛盾與問題,我們的言談舉止,舉手投足,所作所為,該如何動作才算是真正地愛了孩子呢?我這個母親,究竟怎麼腐朽才能保證孩子的土地肥沃從而使她得以盛開呢? ——孕育這個生命的最初發問,還是又回來了。終極問題總是與孩子的成長如影相隨。我一直探索,探索,探索到今天,驀然一回眸——十九年過去了。2. 周歲驚見教育問題 其實一切並不遙遠。我清楚地記得:關於孩子的教育以及她將來的出息,作為一個重大問題,明確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那還是她才剛剛進入人生第一個周歲的時候。 隨著亦池周歲的到來,我大有苦盡甘來的感覺。整整一年、四季、365個日子的熬夜、辛苦和勞累,換得了一個白白胖胖牙牙學語的可愛小姑娘,以後的日子應該就是俗話說的“有苗不愁長”了。我想我可以不再像從前那麼緊張了,我可以任由孩子在室內走動摸爬,我可以躺下舒展一下酸痛的身子骨,也可以看書寫筆記開始構思新的小說了。我停筆一年了,強烈的寫作慾望時時刻刻地衝擊著我。 一個由自己親自哺育的嬰兒健康地年滿周歲,做媽媽的真是很開心。為了紀念來之不易的周歲,我們依照民俗,為亦池舉行了一個抓周儀式。我們讓亦池坐在大床中央,將書本筆墨、胭脂口紅、算盤計算器、鍋碗瓢盆、還有玩具手槍,玩具動物,玩具農具等等擺放在她的周圍,然後興奮地等待她抓起某件物品。《紅樓夢》裏頭的多情公子賈寶玉,兒時就喜歡胭脂口紅,抓起來就往口裏送。我的兒時抓周,抓了一把香蔥,當時大人們高興地認為這是預示了我的聰明;成年後我才發現自己並不怎麼聰明,想必那是預示我喜吃葷腥吧,因為這一輩子蔥薑蒜我都愛。不管怎麼說,這種民間風俗,不是用來信的,是用來熱鬧喜慶要人生從開始就有意趣的。待一切準備停當,我鬆開了亦池的手,讓她抓一樣她最喜歡的東西,亦池烏亮的眼珠骨碌骨碌轉,咯咯地笑著,朝四週梭巡了又梭巡,然後,撲向一把鍋鏟,堅決地抓起了它。我們大笑。我宣佈:我的女兒將來大約是個廚師了。 亦池抓周的故事,本是一個閒話笑料,在茶余飯後的聊天中,我樂呵呵地向親朋好友講述。然而,我詫異地發現,人們的表情很不對勁。人們總是勉強地敷衍地笑一笑,就把我的話題岔開。聊天變成爭相傳頌,人們傳頌的還是轟動全中國的神童寧鉑,還是干政謝彥波等那些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少年大學生。儘管十餘年過去了,當年中國媒體對全國人民進行的狂轟濫炸式宣傳,已經深入人心。人們對寧鉑兩歲能夠背誦30多首毛澤東詩詞、五歲學中醫開處方、十四歲被中國科技大學破格錄取的故事,依然津津樂道,心馳神往。干政切瓜的故事,寧鉑父親如何嚴格輔導寧鉑學習功課的故事,被演繹得神乎其神,依然強烈地鼓舞和引導著父母們。人們從神童一路談論到眼下,某個同事或者某個鄰居的小孩,誰誰經常獲得數學競賽獎;誰誰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誰誰考取了公派出國留學。人們談論的時候羨慕得雙眼賊亮。我被晾在了一邊。最後人們熱切地彼此諮詢、打聽和介紹:漢口的青少年宮或者武昌的中華理工大附近,開辦了某某幼兒數學班;或者說,某某老師可神了,在家裏秘密開辦輔導班,不通過熟人介紹人家不收學生,而只要進了他的班,數學考試絕對拿高分。聽說還有某某老師,特別是會抓題,每逢大考,抓題幾乎八九不離十,只是收費比較昂貴;不過那也合算啊! 終於有一天,我的一個好朋友,在閒聊的時候猛然拍了我一巴掌。說:“拜託啊,你就不要再說亦池將來當廚師的故事了。你是傻呀還是發昏了?一個女孩子,廚師是個什麼好職業?在社會上地位能夠高到什麼程度?過去我們教育孩子,講的起碼也是要當科學家和工程師,講的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的要求更高了,首先起碼要能考上一個全國重點大學吧?你沒有聽說美國矽谷的那些軟體工程師,那些博士和博士後,哪個不是小轎車大房子。虧你還是一個作家,什麼時代什麼社會了,還到處講你女兒做什麼廚師?人家誰愛聽?誰有閒心和你瞎聊?現在大家就一個孩子,出不得半點差錯,要聊就聊點有用的,看看怎麼把小孩的學習抓上去。” “可是”,我說:“我們亦池才剛滿周歲呢!” “是啊!那又怎麼樣呢?周歲已經會走路會說話了,你就應該抓緊她的學習了。學習是一步一個臺階的事情,學習成績當然是從娃娃抓起了!要不將來忽然就能考上重點大學?你傻吧你?人家現在許多人都是從胎教就開始呢。” 這一巴掌這一番話,果然讓我心驚,頓時我明白了為什麼親朋好友都不跟著我樂。原來,現在一個小生命還在母親腹中,就被開始要求接受胎教,就要間接收聽英語教材了。 我不敢大大咧咧了。我開始了十分著意地調查研究。我利用一切機會,比如家長們在公園帶孩子玩耍、在醫院小兒科看醫生、孩子們住院挂水、排隊注射各種疫苗,等等,普遍訪問了父母們。 結果,幾乎所有父母的想法與說法驚人地一致。他們認為:作為父母,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快樂童年。可是,看到別人對孩子的智力開發得更早,學習抓得更緊,就有緊迫感,你不趕緊抓行嗎?如果將來你的孩子落後於別人,他豈不抱怨父母沒有更早給他提供學習條件?自己的孩子不一定是神童,但是如果抓成了神童豈不更好?現在改革開放搞經濟了,文憑成了衡量一個人水準的最基本標準。那些大公司的白領金領,哪個不是碩士博士?現在連中央提幹部都看學歷呢。中國人口如此眾多,就業競爭已經很激烈,貧富懸殊越來越大,將來只會越來越激烈。如果一個孩子將來沒有好的職業賺不到足夠的錢,沒有足夠的錢窮得要命他能夠快樂嗎?而孩子的未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取決於他將來能夠考上什麼樣的大學。如是,一個推論就順理成章地成立了:如果想考上最好的大學,就必須考上最好的高中;如果想要考上最好的高中,就必須進入最好的初中;自然,之前也就必須進入最好的小學;如果想要孩子在最好的小學就名列前茅,那就必須在幼兒時期就開始學習,超過他人。 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不知道是誰最先說出來的一句缺乏邏輯的混賬話——卻早早就在文化層次較高的家長們中間流行並被推崇為至理名言。 驚愕與反感,久久衝擊著我的內心。如果不是我自己生育了一個孩子,我怎麼敢相信這個現實?望子成龍原本是父母對孩子愛的心意,應該是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用自己愛的舉動和行為,用自己的品格和德行,去啟蒙、引導和樹立的一種標準和理想,同時還需要孩子心甘情願地接受並慢慢轉化成為他們自己的主觀意識。怎麼眼下就變成了如此急功近利的社會現狀呢?父母們怎麼就盲目到了無知的程度,居然個個深信並接受如此違背天理常情的教育方式呢? 普天之下,所有的幼小生靈,無不有一個自然成長的過程。天真快樂地吃睡玩樂逗耍,這是幼小生命的本能啟動,它們本身就包含著豐富的生命知識,遠不是什麼英語錄音磁帶和識字課本可以替代的。每一個做父母的人,都是從兒時過來的,只要善於捫心自問,就不難發現一個人童年以及少年時代的經歷,其實是最寶貴的,是我們對世界最初的認識、理解和感情基礎,是我們一生的記憶源泉和個人性格的決定因素。 何況,人生根本就不是一場簡單的比賽! 何況,人生更沒有什麼整齊劃一的起跑線! 何況一個人小時候成績的好壞與若干年之後的成就、富有與幸福,往往不成正比! 何況世界是如此複雜,一切都是變數。 課本教育只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單純知識的教學。讀、寫、算永遠都是工具。一個沒有學過算術的孩子只要送到店舖當學徒很快也能夠學會計算。一個人若要穩穩地立足於世界,能夠應對世道的各種變化,取得穩固的成功和成就,他需要的是與他自己個性相得益彰的各種知識和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與人相處,因為社會是人組成的! 正如我在孕期就再三思索的那樣: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善於體貼他人和富於合作精神的人;一個具有理想並善於抓住機會實現自己理想的人。我堅信我是對的。我並不以為我一週歲的孩子比別的孩子更多學會了讀寫算,就更加接近了將來的理想。更重要更廣博的知識幾乎都是非課本知識。得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生活,從游泳中學習游泳。得讓孩子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自然地獲得這個階段應該有的成長經歷和經驗包括教訓。任何階段的拔苗助長都是一種殘害,尤其是人為的、根本就不可能助長的那種拔苗,簡直就是在摧毀一個新生命! 但是,很遺憾,我失敗了。絕大多數父母無法從流行的教育觀念和模式中突圍出來。知道我職業的人還會善意地嘲笑我的書生氣。幾乎人人都在逼迫自己的孩子學習,用超大量的課本知識全部侵吞孩子自然生長的生命知識和生命快樂。整個中國的兒童教育鐵板一塊。我再也無力反抗這眾口一詞的巨大現實。我沉默了,我不再說服其他家長。我選擇獨善其身。 我熱烘烘的頭腦被大家潑了一盆涼水,人們把我從初為人母的糊塗歡喜中喚醒過來。我孤身奮起,開始鄭重思考我孩子的教育問題。既然現實社會已經成為一個不能任我的孩子自由生長的泥沼,那麼我必須加倍努力和奮鬥,讓我們自己來建設和保持我孩子良好的生態環境。 那一天,我帶著小亦池學習走路,她忽然想要攀爬我們家附近省委機關食堂那高高的臺階。在最關鍵的時刻,她把她的小手伸向我,毫不懷疑地放進我的巴掌;我握著她的小手,輕輕帶了一把,小亦池就攀登上來了。她縱身投入我的懷抱,那感恩和喜悅簡直波瀾壯闊,直撲我面。瞧瞧這小手,這花朵朝向陽光的天生信賴,讓我心裏疼愛和感激得直打哆嗦。人生的第一次攀高對於這個小生命來說,是何其重大與危險,我又怎麼能夠辜負她?她今後的道路該有多少次攀高,我又怎麼能夠不守護她? 來吧我的孩子!……
作者介紹
池莉,作家,出生湖北現居武漢,現任武漢市文聯主席,本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主要作品有《池莉文集》《七卷》,長篇小說《來來往往》《小姐你早》《水與火的纏綿》《所以》等:中篇小說《煩惱人生》《看麥娘》《有了快感你就喊》等:散文集《老武漢》《怎麼愛你也不夠》《熬至滴水成珠》等。 二十餘年來,池莉以其對現實的獨特理解與深刻透視,對眾生的重新審視和平等關懷,溫暖和啟發了眾多讀者;並以其日益成熟的思想與豐滿的經驗,越來越精美的文字與睿智的表達,經久不衰地擁有著自己最廣大的讀者群和周內外多種文字的書迷。其作品獲得全國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小說月報百花獎等五十余項全國性文學大獎。多部作品改編影視,其中電影《生活秀》獲得三項國際電影節大獎。